近年來,綠色建筑在國內得到長足發展。2014年,我國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投入超過40億元,預計2015年,全國新增綠色建筑面積將達到10億平方米以上,2020年,我國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將提升至50%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綠色建筑的快速發展欠缺大數據搜集和分析,迫切需要大數據處理平臺的支撐。 建筑節能的目的是保持實際能源消耗量不增長,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總量和單位面積實際的消耗量是主要的目標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,近年來除了北方采暖的單位面積能耗在下降之外,其他各項用能例如公共建筑、農村住宅等能耗都在持續的上升。 “我國今后十年內可以承受的建筑運行總能耗的增長幅度不能超過20%,考慮到目前建筑總量的持續飛速增長,能否實現這一控制目標將是嚴峻的挑戰"。 70%的節能潛力在30%的建筑中。在下一輪化競爭中,大數據極有可能成為發達國家間競爭的利器。在未來,通過對建筑年度能耗數據的共享與對標,實現對建筑耗能的全面監控,利用大數據進一步為綠色建筑的規范化運行服務十分必要。 |